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正文内容

图解 Vue 异步更新原理(vue的异步更新及 nexttick)

本文主要分析 Vue 从 Data 更新,到通知 Watcher 异步更新视图的流程,也就是下图中的橙色部分。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图中的几个对象:

  • Data 对象:Vue 中的 data 方法中返回的对象。
  • Dep 对象:每一个 Data 属性都会创建一个 Dep,用来搜集所有使用到这个 Data 的 Watcher 对象。
  • Watcher 对象:主要用于渲染 DOM。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分析这个流程。

Vue 异步更新 DOM 原理

很多同学都知道,Vue 中的数据更新是异步的,意味着我们在修改完 Data 之后,并不能立刻获取修改后的 DOM 元素。

例如:

<template>
  <div>
    <span id="text">{{ message }}</span>
    <button @click="changeData">
      changeData
    </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message: "hello",
    };
  },
  methods: {
    changeData() {
      this.message = "hello world";
      const textConten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textContent;
      // 直接获取,不是最新的
      console.log(textContent === "hello world"); // false
            // $nextTick 回调中,是最新的
      this.$nextTick(() => {
        const textConten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textContent;
        console.warn(textContent === "hello world"); // true
      });
    },
  },
};
</script>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获取到真正的 DOM 元素?

答:在 Vue 的 nextTick 回调中。

这一点在 Vue 官网有详细的介绍,但你是否有想过,为什么 Vue 需要通过 nextTick 方法才能获取最新的 DOM?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直接看一下源码。

// 当一个 Data 更新时,会依次执行以下代码
// 1. 触发 Data.set
// 2. 调用 dep.notify
// 3. Dep 会遍历所有相关的 Watcher 执行 update 方法
class Watcher {
  // 4. 执行更新操作
  update() {
    queueWatcher(this);
  }
}

const queue = [];

function queueWatcher(watcher: Watcher) {
  // 5. 将当前 Watcher 添加到异步队列
  queue.push(watcher);
  // 6. 执行异步队列,并传入回调
  nextTick(flushSchedulerQueue);
}

// 更新视图的具体方法
function flushSchedulerQueue() {
  let watcher, id;
  // 排序,先渲染父节点,再渲染子节点
  // 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子节点渲染,如:父节点中 v-if 为 false 的子节点,就不用渲染了
  queue.sort((a, b) => a.id - b.id);
  // 遍历所有 Watcher 进行批量更新。
  for (index = 0; index < queue.length; index++) {
    watcher = queue[index];
    // 更新 DOM
    watcher.run();
  }
}

根据上面的代码,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流程图:

图中可以看到,Vue 在调用 Watcher 更新视图时,并不会直接进行更新,而是把需要更新的 Watcher 加入到 Queue 队列里,然后把具体的更新方法 flushSchedulerQueue 传给 nextTick 进行调用。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 nextTick。

const callbacks = [];
let timerFunc;

function nextTick(cb?: Function, ctx?: Object) {
  let _resolve;
  // 1.将传入的 flushSchedulerQueue 方法添加到回调数组
  callbacks.push(() => {
    cb.call(ctx);
  });
  // 2.执行异步任务
  // 此方法会根据浏览器兼容性,选用不同的异步策略
  timerFunc();
}

可以看到,nextTick 函数非常简单,它只是将传入的 flushSchedulerQueue 添加到 callbacks 数组中,然后执行了 timerFunc 方法。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 timerFunc 方法。

let timerFunc;
// 判断是否兼容 Promise
if (typeof Promise !== "undefined") {
  timerFunc = () => {
    Promise.resolve().then(flushCallbacks);
  };
  // 判断是否兼容 MutationObserver
  // https://developer.mozilla.org/zh-CN/docs/Web/API/MutationObserver
} else if (typeof MutationObserver !== "undefined") {
  let counter = 1;
  const observer = new MutationObserver(flushCallbacks);
  const textNode = document.createTextNode(String(counter));
  observer.observe(textNode, {
    characterData: true,
  });
  timerFunc = () => {
    counter = (counter + 1) % 2;
    textNode.data = String(counter);
  };
  // 判断是否兼容 setImmediate
  // 该方法存在一些 IE 浏览器中
} else if (typeof setImmediate !== "undefined") {
  // 这是一个宏任务,但相比 setTimeout 要更好
  timerFunc = () => {
    setImmediate(flushCallbacks);
  };
} else {
  //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知道,使用 setTimeout 0
  timerFunc = () => {
    setTimeout(flushCallbacks, 0);
  };
}

// 异步执行完后,执行所有的回调方法,也就是执行 flushSchedulerQueue
function flushCallbacks() {
  for (let i = 0; i < copies.length; i++) {
    callbacks[i]();
  }
}

可以看到,timerFunc 是根据浏览器兼容性创建的一个异步方法,它执行完成之后,会调用 flushSchedulerQueue 方法进行具体的 DOM 更新。

分析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得到一张整体的流程图了。

接下来,我们来完善一些判断逻辑。

  • 判断 has 标识,避免在一个 Queue 中添加相同的 Watcher。
  • 判断 waiting 标识,让所有的 Watcher 都在一个 tick 内进行更新。
  • 判断 flushing 标识,处理 Watcher 渲染时,可能产生的新 Watcher。如:触发了 v-if 的条件,新增的 Watcher 渲染。

结合以上判断,最终的流程图如下:

最后,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 this.$nextTick 能够获取更新后的 DOM?

// 我们使用 this.$nextTick 其实就是调用 nextTick 方法
Vue.prototype.$nextTick = function (fn: Function) {
  return nextTick(fn, this);
};

可以看到,调用 this.$nextTick 其实就是调用了图中的 nextTick 方法,在异步队列中执行回调函数。根据先来后到原则,修改 Data 触发的更新异步队列会先得到执行,执行完成后就生成了新的 DOM ,接下来执行 this.$nextTick 的回调函数时,能获取到更新后的 DOM 元素了。

由于 nextTick 只是单纯通过 Promise 、SetTimeout 等方法模拟的异步任务,所以也可以手动执行一个异步任务,来实现和 this.$nextTick 相同的效果。

this.message = "hello world";
// 手动执行一个异步任务,也能获取最新的 DOM
Promise.resolve().then(() => {
  const textConten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textContent;
  console.log(textContent === "hello world"); // true
});
setTimeout(() => {
  const textConten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textContent;
  console.log(textContent === "hello world"); // true
});

思考与总结

本文从源码的角度,介绍了 Vue 异步更新的原理,来简单回顾一下吧。

  1. 修改 Vue 中的 Data 时,就会触发所有和这个 Data 相关的 Watcher 进行更新。
  2. 首先,会将所有的 Watcher 加入队列 Queue。
  3. 然后,调用 nextTick 方法,执行异步任务。
  4. 在异步任务的回调中,对 Queue 中的 Watcher 进行排序,然后执行对应的 DOM 更新。

文章来源: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23649590

最后

刚整理 2020 年全套最新精品技术资料免费发给你! (原价最少8999元,超2000G!)

领取 看看下面!!

1、点赞 + 评论 (勾选 “转发” )

2、关注小编私信。点击头像,关注。并私信回复关键词: 1024

相关文章

费用管理系统(BMS)(费用管理系统的好处)

随着物流仓储行业的快速发展,费用管理系统的应用愈发重要。BMS系统不仅简化了报价与结算流程,还降低了管理成本,提升了效率。本文深入探讨了海外仓BMS系统的功能与应用,展示了其在费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为...

财务主管花了一周时间自制费用报销管理系统,是我见过最好用的

公司的费用报销又多又乱,一不小心就出错!头疼,财务主管花了一周时间自制费用报销管理台账,分类统计,重复报销还能自动提醒,真的少了很多麻烦!费用报销是财务日常工作必会面对的,各种票据太多太乱,搞的很烦,...

Vue3开发极简入门(14):组件间通信之props、ref&amp;defineExpose

组件间的关系可以分为:父子关系。以前文的代码为例,最典型的就是App.vue与Car.vue这种,APP是父,Car是子。祖孙关系。如果Car再引入一个子组件,这个子组件与App就是祖孙关系。其他。比...

Vue3开发极简入门(16):祖孙组件间通信之provide&amp;inject

前文说了Vue的组件间关系,有父子、爷孙、其他关系。例如之前的Father、Son是父子关系,App与Son就是爷孙关系。而props的Son,与emits的Son,就是其他关系。前文的props是父...

Vue3,父组件子组件传值,provide(提供)和inject(注入)传值

父组件向子组件传值父子组件传递数据时,通常使用的是props和emit,父向子传递使用props,子向父传递使用emit。子组件接收3种方式// 1、简单接收 props:["title...

Vue状态管理:Pinia完整指南(状态管理vuex)

概述本文专注于Vue的状态管理。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使用Pinia来管理Vue应用程序的状态。状态管理使用props和emit进行父子组件间的数据协作虽然方便,但在以下情况下可能不够充分,数据传递往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