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ai智能助手深度体验报告,它如何贯穿我的开发流?
前段时间电商6.6大促,我接了个硬骨头,重构电商平台的大促活动页,20多个页面,还要同时搞定PC端、手机端和微信小程序。往年这种项目得熬一个月,没想到全程靠文心快码Zulu搭把手,居然提前一周交工了。这篇就实实在在唠唠,这AI助手怎么在我开发时全程在线的。
设计图到手,终于不用手动抠像素了
以前最怕设计师甩个Figma链接,几百个图层看得眼睛都花,光把按钮阴影、圆角这些细节敲进代码就得耗半天。这次我试着在IDE里键入“/”,调用F2C功能,把链接贴上去,选了“还原度优先”——说实话,当时没抱太大期望,毕竟之前用过的工具生成的代码十有八九得返工。
结果Zulu没让我失望。不到5分钟,React组件直接生成好了:轮播图自动引用了swiper库,按钮点击事件连跳转路径都写对了,连CSS里的阴影数值、圆角大小都和设计图一模一样。最绝的是注释,直接标着“对应Figma图层‘促销按钮-红色’”,后来我对照设计图检查,发现连hover状态的渐变颜色都没差,还原度能打95分以上。以前我得对着设计图逐行调样式,现在直接拿生成的代码改业务逻辑,光这一步就省了两天时间。
需求变更快?AI比我反应还快
一路顺遂才不是开发常态,这次也不例外。开发到一半,设计师突然在群里说:“顶部导航栏的阴影太浓了,调成浅灰色,扩散半径再加5px。”放以前,我得先在代码里搜导航栏的类名,找到对应的CSS样式,改完还得截图给设计师确认,来回扯皮至少半小时。这次我懒省事,直接选中导航栏的代码片段,敲了句“把阴影改成浅灰色,扩散半径5px”,刚按回车,Zulu就弹出提示:“已更新导航栏样式,预览链接:xxx”。
我点开预览链接,发现页面上的阴影真的变浅了,而且设计师同时在Figma里改了按钮的圆角,Zulu居然也同步更新了代码——后来才知道它能实时监控设计图的变动,哪边改了就自动对应到代码里。那天下午,设计师来来回回改了8次样式,我全程没主动改一行CSS,全靠Zulu秒级响应。
代码写完,它还帮我查漏补缺
项目快收尾时做性能测试,发现首页加载有点慢,要按往常方式,需要用Chromedevtools慢慢扒,现在有Zulu帮忙,直接在IDE界面输入“首页加载有点慢”,zulu分析生成的代码,给我标红“检测到轮播图图片未压缩,建议添加image-min插件”。按照要求添加插件,点进去看,它连Webpack的配置文件都改好了,还在图片组件里加了懒加载。以往这些优化我自己做至少得花半天,Zulu几分钟就搞定了,最后页面加载速度快了40%,Lighthouse评分从70分涨到了90分。
用了三个月,总体来说,它实实在在解决了开发中最耗时间的重复性工作,设计图转代码不用手动抠了,样式调整不用来回对了,多端适配不用重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