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正文内容

Python异步编程:从“入门劝退”到“性能飞跃”的必经之路

zonemu2个月前 (08-28)技术文章22

在技术的世界里,总有一些概念初看之下令人望而却步,Python异步编程就是其中之一。我刚开始接触Python时,对它也是敬而远之,那些神秘的asyncawait关键字,就像是通往一个未知世界的黑巷子,让人感到困惑和不解。但随着我编写自动化脚本和后端服务的经验日益丰富,我逐渐意识到,异步编程不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选择,它更像是构建快速、可扩展应用程序的“秘密武器”。

本文将深入探讨Python异步编程的奥秘,分享我如何从编写“能用就行”的同步代码,转变为构建能够轻松处理数百个任务而毫不费力的“闪电般”异步应用。本文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异步编程的本质,掌握其核心用法,并避开常见的陷阱,最终让你的Python代码性能实现质的飞跃。

一、理解异步编程的本质:为什么它如此重要?

在深入代码之前,我们必须先弄清楚一个根本问题:异步编程为什么会存在?以及我们应该在何时使用它?

同步(Synchronous)Python代码的工作方式非常直观:它会一个接一个地执行任务,并且在每个任务完成之前都会处于“阻塞”状态。这就像你排队办理业务,柜员必须先为你一个人服务完毕,才能开始为下一个人服务。如果你的业务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比如填写表格),那么后面的人就只能干等着。

而异步(Asynchronous)编程则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思路。它允许你在等待某些“慢”操作(如I/O操作、API调用或数据库查询)完成时,去执行其他的代码。这就像一个智能的柜员,当你需要填写表格时,他会先让你到一边填写,然后立即开始为队伍里的下一个人服务。当你的表格填写完毕,他再回头来处理你的业务。这样一来,柜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排队等待的时间也显著缩短。

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是:如果你的任务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等待”上,而不是在“计算”上,那么异步编程将能显著提升其运行速度。例如,向多个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从数据库中批量查询数据、或者从磁盘读取大文件,这些都是典型的“等待”密集型任务。

二、从同步到异步: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为了直观地展示同步和异步的区别,让我们从一个最简单的“睡眠”例子开始。

在同步世界里,如果我们有两个任务,每个任务都需要“睡眠”1秒钟,那么总共需要2秒才能完成。因为第二个任务必须等到第一个任务的1秒钟“睡眠”结束后才能开始。

但在异步世界中,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我们可以让这两个任务几乎同时开始“睡眠”。下面是一个用asyncio库实现的简单异步“睡眠”示例。

import asyncio
import time

async def say_hello():
    await asyncio.sleep(1) # 异步睡眠1秒
    print("Hello")

async def say_world():
    await asyncio.sleep(1) # 异步睡眠1秒
    print("World")

async def main():
    start = time.time()
    await asyncio.gather(say_hello(), say_world()) # 并发执行两个任务
    print(f"Took {time.time() - start:.2f} seconds")

asyncio.run(main())

这段代码的运行结果会显示总耗时大约为1秒。为什么呢?因为asyncio.gather函数使得say_hello()say_world()这两个协程几乎同时开始运行。当say_hello()执行到await asyncio.sleep(1)时,它会暂停并让出控制权,让事件循环(event loop)去执行其他任务。此时,say_world()协程也会开始执行,同样在await asyncio.sleep(1)处暂停。事件循环会在这两个协程之间切换,当1秒钟过去后,两个协程的“睡眠”都结束了,并会继续执行print()语句。这样一来,原本需要2秒的任务,在异步编程的加持下,仅用了约1秒钟就完成了。

三、实战网络请求:异步编程的“黄金领地”

等待网络响应是异步编程最典型的应用场景之一。在传统的同步代码中,如果你需要向三个不同的网址发送HTTP请求,你必须等第一个请求返回后才能发送第二个,以此类推。如果每个请求都需要几百毫秒,那么三个请求可能需要一秒甚至更长的时间。

而通过异步编程,我们可以同时发送这三个请求,大大缩短总体的等待时间。以下是使用aiohttp库实现异步HTTP请求的例子。

import asyncio
import aiohttp

async def fetch(session, url):
    async with session.get(url) as response:
        return await response.text()

async def main():
    urls = [
        "https://example.com",
        "https://httpbin.org/get",
        "https://jsonplaceholder.typicode.com/posts"
    ]
    async with aiohttp.ClientSession() as session:
        # 使用asyncio.gather并发执行所有请求
        results = await asyncio.gather(*(fetch(session, url) for url in urls))
        for r in results:
            print(len(r), "characters received")

asyncio.run(main())

在这段代码中,我们创建了一个ClientSession,然后使用asyncio.gather来同时执行对三个不同URL的fetch协程。这意味着这三个网络请求几乎是并行进行的。当所有请求都返回后,await asyncio.gather才会完成,并返回一个包含所有结果的列表。这极大地提高了网络I/O密集型任务的效率。

四、数据库交互:让异步之光照亮数据层

数据库操作同样是异步编程的另一个“金矿”。许多数据库操作,如查询、插入和更新,都需要等待数据库服务器的响应,这同样是典型的I/O等待。像asyncpg这样的库就是为异步数据库操作而生,它允许我们执行非阻塞的数据库查询。

下面是一个使用asyncpg异步查询数据库的例子。

import asyncio
import asyncpg

async def fetch_users():
    # 建立异步连接
    conn = await asyncpg.connect(user='postgres', password='password',
                                 database='testdb', host='127.0.0.1')
    # 执行非阻塞查询
    rows = await conn.fetch("SELECT * FROM users")
    await conn.close()
    return rows

async def main():
    users = await fetch_users()
    for user in users:
        print(user)

asyncio.run(main())

通过这种方式,你的应用程序可以在等待数据库返回查询结果的同时,去处理其他传入的请求。这对于构建高并发、高吞吐量的后端服务至关重要。想象一下,一个Web服务需要同时处理来自多个用户的请求,如果每个请求都必须同步地等待数据库查询,那么服务器的吞吐量将受到严重限制。而通过异步编程,服务器可以同时发起多个数据库查询,并高效地处理其他请求,从而显著提升性能。

五、警惕“陷阱”:阻塞代码对异步的致命打击

异步代码虽然强大,但也并非无懈可击。如果我们在异步代码中不小心混入了阻塞(blocking)调用,那将是灾难性的。这就像是给一辆法拉利跑车的引擎里扔进一块砖头,瞬间就会让它熄火。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使用time.sleep()time.sleep()是一个同步阻塞函数,它会暂停整个程序的执行,直到指定的秒数过去。

import asyncio
import time

async def bad_sleep():
    time.sleep(3)  # 这是错误的做法:它会阻塞事件循环
    print("Done sleeping")

asyncio.run(bad_sleep())

这段代码虽然看起来在async函数中,但time.sleep(3)会完全阻塞整个事件循环(event loop)3秒钟。在这3秒内,任何其他的异步任务都无法得到执行,这完全违背了异步编程的初衷。

正确的做法是,用await asyncio.sleep(3)来替代time.sleep(3)asyncio.sleep是一个异步协程,它会暂停当前任务,并让出控制权给事件循环,从而让其他任务能够继续运行。

六、当计算密集型任务遇到异步编程

异步编程并非万能钥匙。它主要解决的是I/O密集型任务的性能问题,对于CPU密集型任务(如复杂的数学计算、图像处理等),异步编程本身并不能带来性能上的提升。因为这些任务需要持续占用CPU,而不是等待外部资源。

然而,我们并非不能将CPU密集型任务与异步编程结合起来。Python提供了concurrent.futures模块,可以让我们将CPU密集型任务 offload 到其他线程或进程中执行,从而避免阻塞主事件循环。

下面是一个将CPU密集型任务与异步编程结合的例子。

import asyncio
from concurrent.futures import ProcessPoolExecutor

def cpu_task(n):
    total = 0
    for i in range(n):
        total += i ** 2
    return total

async def main():
    loop = asyncio.get_running_loop()
    with ProcessPoolExecutor() as pool:
        # 在一个单独的进程中执行cpu_task
        result = await loop.run_in_executor(pool, cpu_task, 10_000_000)
        print("Result:", result)

asyncio.run(main())

在这段代码中,cpu_task是一个典型的CPU密集型函数,它会进行大量的计算。我们通过loop.run_in_executor将其提交到一个进程池中执行。这样,cpu_task在另一个进程中运行时,主事件循环并不会被阻塞,仍然可以继续处理其他异步任务。当cpu_task计算完成后,结果会返回给主事件循环,从而实现异步与CPU密集型任务的和谐共存。

七、构建一个真实的异步数据处理流水线

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将其应用于实际场景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下面我们构建一个简单的ETL(提取、转换、加载)异步数据处理流水线。

这个流水线将从一个远程API提取数据,对数据进行转换,最后再将数据加载到某个地方(这里是打印到控制台)。

import asyncio
import aiohttp

async def extract(url):
    async with aiohttp.ClientSession() as session:
        async with session.get(url) as resp:
            return await resp.json()

async def transform(data):
    return [item['title'].upper() for item in data]

async def load(data):
    for title in data:
        print("Loaded:", title)

async def main():
    data = await extract("https://jsonplaceholder.typicode.com/posts")
    transformed = await transform(data)
    await load(transformed)

asyncio.run(main())

这段代码清晰地展示了异步流水线的工作方式。extract函数负责从网络上异步获取数据。当它完成时,将数据传递给transform函数进行转换。最后,转换后的数据再传递给load函数进行处理。

这种模式对于数据处理密集型的工作流而言,效率极高。例如,如果你需要从多个数据源并行提取数据, then transform the combined data, and finally load it into a data warehouse, 异步流水线可以让你在等待任何一个数据源响应时,去执行其他任务,从而大大缩短整个流程的耗时。

八、专业级的异步代码测试

编写异步代码只是第一步,如何确保其正确性同样至关重要。测试异步代码需要特别的处理。如果你试图用标准的unittestpytest来直接测试async函数,你可能会遇到“RuntimeError: Event loop is closed”这样的错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借助专门的工具,比如pytest-asyncio。这个库能够让pytest识别并正确地执行异步测试函数。

下面是一个使用pytest-asyncio进行异步测试的简单例子。

import pytest
import asyncio

@pytest.mark.asyncio
async def test_addition():
    await asyncio.sleep(0.1)
    assert 1 + 1 == 2

通过在测试函数上添加@pytest.mark.asyncio装饰器,pytest-asyncio会为这个函数创建一个临时的事件循环,并确保它能够正确地运行。这样,我们就可以像测试普通函数一样,轻松地测试我们的异步代码,确保其逻辑的健壮性。

总结与展望

一旦你真正掌握了异步编程,你就会发现它的应用场景无处不在。无论是爬取数百个网页、处理实时数据流,还是构建响应极快的API,异步编程都能让你的代码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当然,正如那句名言所说:“过早的优化是万恶之源,但有策略的优化是受人尊敬的根源”。异步编程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但如果你的程序瓶颈在于I/O等待,那么异步编程就像是给你的代码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它从一个缓慢的“文书”变成了一个高效的“多面手”。

希望本文能够为你打开异步编程的大门,让你不再畏惧那些神秘的asyncawait,而是能够熟练地运用它们,构建出更强大、更高效的Python应用程序。

#Python基础#

相关文章

Gitlab 的使用和代码审查流程介绍

1、先简洁介绍下项目常用的信息-面板统计页面2、用户信息面板3、服务器信息4、项目信息5、重点介绍代码提交审核机制和授权合并机制开发人员推送代码的时候不能直接推送到master,否则就会报错。此时开发...

Jenkins 学习笔记(jenkins要学多久)

本学习笔记参考《Jenkins 2.x实践指南》。1. Jenkins 简介#Jenkins 是一款自动化的任务执行工具。通常用于持续集成/持续交付领域。可以通过界面或Jenkinsfile告诉Jen...

我的VIM配置(如何配置vim编辑环境)

写一篇关于VIM配置的文章,记录下自己的VIM配置,力求简洁实用。VIM的配置保存在文件~/.vimrc中(Windows下是C:\Users\yourname \_vimrc)。VIM除了自身可配置...

HTML5与APP的抉择(h5与app的区别)

同为当下炙手可热的技术,围绕APP和HTML5难免少不了各种争辩。而在“互联网+”时代,许多面临转型的传统企业,也在选择转型工具时,陷入了HTML5或APP的纠结抉择之中……到底该选择HTML5还是A...

为了成为Claude Code高手,我雇了个AI当教练

在AI编程的浪潮中,如何高效提升编程能力成为许多开发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作者通过自身实践,分享了如何利用AI工具(如Claude Code和Cursor)进行编程协作,并通过“学习导航器”提示词实现高效...

ES6史上最全数JS数组方法合集-02-数组操作

数组生成 array.oflet res = Array.of(1, 2, 3) console.log(res) // [1, 2, 3]下标定位 indexOf用于查找数组中是否存在某个值,如果存...